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行为中,不构成代理的是( )。
A、甲受公司委托,代为处理公司的民事诉讼纠纷
B、乙受公司委托,以该公司名义与他人签订买卖合同
C、丙受公司委托,代为申请专利
D、丁受公司委托,代表公司在宴会上致辞
2、下列各项行为中,属于民事代理行为的是( )。
A、代人保管物品
B、代销
C、传递信息
D、甲委托乙代理房产登记
3、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在诉讼时效进行中的一定期间内,发生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该一定期间为( )。
A、最后6个月
B、最后9个月
C、最后1年
D、最后2年
4、下列纠纷中,属于《仲裁法》所规定的仲裁范围的是( )。
A、子女监护纠纷
B、财产继承纠纷
C、房屋租赁合同纠纷
D、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5、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有关仲裁协议效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仲裁协议中为当事人设定的义务,不能任意更改、终止或撤销
B、合同无效,仲裁协议也无效
C、仲裁协议不具有排除诉讼管辖权的作用
D、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只能请求法院作出决定
6、甲乙双方当事人于2月1日签订一项买卖合同,合同约定一旦乙收回前欠应收账款,立即给甲的银行账户汇款购买其产品,并约定如果1个月内不能履行,则合同不发生效力。2月10日,乙的银行账户上收到10万元前欠货款,乙于当日即向甲汇款,履行合同,下列各项中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的生效日期是( )。
A、2月1日
B、2月10日
C、3月1日
D、3月10日
7、下列各项中,
属于附条件的法律行为的是( )。
A、甲、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双方约定2个月后合同生效
B、如果明天下雨,我就送你一把雨伞
C、甲、乙约定如果甲明天盗窃成功,乙将自己的房子以5万元卖与甲
D、张三与自己的儿子小张约定:等到放暑假时,给小张买一台电脑
8、下列关于委托代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书面委托代理的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间,并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
B、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C、委托授权为要式行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D、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代理人和相对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9、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法定期限是指( )。
A、判决书作出之日起10日内
B、判决书作出之日起15日内
C、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
D、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
10、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或口头起诉后,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一定期限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该期限是( )。
A、3日
B、5日
C、7日
D、10日
11、下列不属于要式法律行为的是( )。
A、融资租赁合同
B、建设工程合同
C、技术开发合同
D、承揽合同
12、下列法律行为中,须经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是( )。
A、甲免除乙对自己所负的债务
B、甲将一枚钻石戒指赠与乙
C、甲公司对其业务员超越代理权签订合同的追认行为
D、甲立下遗嘱,将个人所有财产遗赠给乙
13、决定和实现行为的法律效果的基本依据是( )。
A、法律行为的合法性
B、法律行为的约束性
C、法律行为的违法性
D、法律行为的目的性
14、小凡年满8周岁,精神健康,智力正常。他在学校门口的文具店看中一块橡皮,定价2元,于是用自己的零用钱将其买下。下列关于小凡购买橡皮行为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小凡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橡皮的行为无效
B、小凡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橡皮的行为须经法定代理人追认方为有效
C、小凡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橡皮的行为有效
D、小凡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橡皮的行为须经法定代理人追认方为有效
15、我国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 )。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务院
C、国务院所属的各部、委、行、署
D、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规定,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法律制度。选项ABC均构成代理;选项D中,丁不是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所以不是代理。
【该题针对“代理的概念和特征、适用范围”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代理人所进行的代理活动,能够在被代理人和第三人之间设立、变更或终止某种民事法律行为。如果不产生法律后果,虽然在形式上是受人委托进行某种活动,但不是民法上规定的代理。本题的A项没有涉及第三人,不属于代理; B项不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代替他人实施法律行为,因此不属于代理;C项并不是独立地进行意思表示,因此不属于代理。
【该题针对“代理的概念和特征、适用范围”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不可抗力的情况和其他障碍,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
【该题针对“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仲裁法》的适用范围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纠纷。与人身有关的纠纷,不能仲裁。劳动争议以及农业承包合同发生纠纷可以由法律规定的组织仲裁,但不由《仲裁法》调整。
【该题针对“仲裁的适用范围”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协议具有排除诉讼管辖权的作用。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法院作出裁定。
【该题针对“仲裁协议”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中的合同为附条件合同,按《合同法》规定,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2月10日,乙向甲汇款后,所附条件成就,合同生效。
【该题针对“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条件,并以将来该条件的成就(或发生)或不成就(或不发生)作为法律行为生效或不生效的根据。选项A、选项D为附期限的法律行为,选项C所述的合同生效条件是不合法的。
【该题针对“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委托代理为不要式行为,既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该题针对“代理的种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当事人不服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而非作出)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该题针对“第二审程序”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或口头起诉后,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该题针对“第一审程序”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合同法》规定融资租赁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技术开发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该题针对“法律行为的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单方法律行为是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选项B是赠与合同,需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
【该题针对“法律行为的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法律行为的目的性,是决定和实现行为的法律效果的基本依据。
【该题针对“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本题中小凡购买橡皮行为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所以有效。
【该题针对“法律行为的要件”知识点进行考核】
1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执行法律规定及履行宪法规定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需要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该题针对“经济法的渊源”知识点进行考核】
特别声明:因政策信息内容不断变化调整,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冲突,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信息为准。